6月30日,成都市第三、四、五、八污水處理廠順利完成擴能提標改造,將全部在本月底前達到設計產能。屆時,這四廠總處理規模將由原來的每天40萬立方米擴容至75萬立方米。
此次擴能提標改造,被業內稱為“高難度”——不停產、不新增建設用地?!皬娜珖秶鷣砜?,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污水處理廠擴能改造的,還幾乎沒有過?!背啥际兴畡站峙潘芾硖幭嚓P負責人指出。
不僅如此,改造后,這四個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水質,均由國家“水十條”要求的污水處理排放國家一級A標準,提升至地表水Ⅳ類標準(不計總氮),水質更好。
一項改造工程,成都為何從多個方面自增難度?
不停產也能完成擴能提標改造
7月19日上午,記者走進成都市第四污水處理廠看到,設備已經開始正常運行,基礎設施改造部分也在收尾。
整個廠區,沒有因為擴能改造往外“挪動”一米,日處理能力卻“新增5萬立方米”?!案脑爝^程中,也沒有停產?!背啥际信潘邢挢熑喂靖笨偨浝硗醭幀F場介紹。
實際上,早在2015年9月底,這項針對四個污水處理廠的擴能提標改造工程,就定下了不停產、不新增建設用地的“基調”?!艾F狀不允許?!背啥际兴畡站峙潘芾硖幭嚓P負責人說,一個污水處理廠完全停產,會對成都市中心城區的污水處理能力形成極大的壓力;此外,中心城區用地本就緊張,新增建設用地要增加用地負擔,“比如第四污水處理廠要‘擴建’,就需增加用地40畝左右?!?/span>
在此“基調”下,改造難度系數陡增。
通過向全球征集改造方案,一項來自國外公司的“多相組合膜生物反應器工藝(MP-MBR)”的污水處理技術,使“在原有廠區面積內水處理能力翻倍”成為可能。
而“不停產”則是利用預留的“超負荷”能力進行輪流作業。
王硯以第四污水處理廠5個沉淀池改造為例:“先改造一個沉淀池,用設計時預留的‘超負荷’能力來承擔這個沉淀池的處理量?!备脑旌?,這個沉淀池能力已提升,再加上預留的“超負荷能力”,接下來就可以同時進行兩個沉淀池的改造。
與此同時,水下作業、鋼制轉接箱等辦法,也為各種基礎設施改造或新建中“不停產”提供了保障。
出水水質超過“水十條”一級A標標準
此外,“多相組合膜生物反應器工藝(MP-MBR)”技術的使用,還帶來了另一個益處。
“這四個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水質已經達到了地表水Ⅳ類標準(不計總氮),比國家‘水十條’提出的一級A標標準更高?!蓖醭幣e例對比:總磷含量標準,一級A標要求低于0.5㎎/L,地表水Ⅳ類要求低于0.3㎎/L;化學需養量,一級A標50㎎/L,地表水四類30㎎/L。
根據《成都市水生態系統2025規劃綱要》,成都市水務部門已經完成編制了“再生水利用規劃”,緊扣成都“重塑千年水網,建設活水成都”的目標,“這些水將成為成都的優質環境用水?!背啥际兴畡站峙潘芾硖幭嚓P負責人介紹。
規劃提出,通過建設相應的管道和泵站,將這75萬立方米的地表水Ⅳ類水補充到成都幾十條大小河道,在“做活”河道的同時促進河道的生態修復,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水景觀。
為此,管道上還預留了一定數量的接口,以備綠化、沖洗等市政用水。
改造完成后,成都市中心城區的日污水處理能力提升至199萬立方米,日常需要已經滿足,而下一步計劃也已在加緊制訂。
據悉,新建的“中和污水處理廠”一期日處理5萬立方米將在今年內建成投用,二期日處理30萬立方米計劃明年開始建設。此外,成都高新西區的污水處理廠也正在進行“新增2萬立方米”的擴能工作。
“2020年以前,成都的日處理污水能力將再新增37萬立方米?!背啥际兴畡站峙潘芾硖幭嚓P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