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代斌(匯錦公司)
我們從地球版塊大洋大洲到各地物產氣候再到經緯縱橫、寒暖洋流,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告訴我們從夏商春秋羅馬希臘到唐宋明清故舊再到瑪雅文明、北京猿猴,社會發展簡史告訴我們最簡單的哲學原理,認識世界,理解世界的方法范疇。于是,我們建立起“坐地日行八萬里”的基本坐標體系,在完全沒有可能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小地域的年紀里,做起“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夢來。
待到年紀稍長,我們開始有了機會照著老師的話父母的話和書本的記載去探求印證這個世界。有的剛出門,就遭遇到困難挫折,不得不停下輕淺的腳步;有的一出去就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直到把自己的經歷也記錄成一本厚厚的書;有的心心切切,不管不顧,去尋訪歷史遺跡,去體驗特色風物;有的匆匆忙忙,無暇他顧,只能在車窗里瞥一眼江海河湖、廟觀古都?!靶挠卸噙h路就有多遠”,我們知道了有人徒步走過塔克拉馬干,有人騎車跑過318,有人駕車穿越了北美和南美,還有人獨撐一葉帆舟環游了世界。
更多的時候,我們始終是甘于碌碌食于工薪大眾人群中的一員,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履行誓言說走就走,更沒有機會也沒有機緣去對話老僧機鋒宇宙。
更多的時候,我們坐在屋里,停在原地,任思想漫游,用語言交流,以包容天下的家國情懷貫穿歷史與現實,以懷抱世界的溫良恭讓丈量夢想與眼下。
更多的時候,我們一葉知秋,靜心領悟一樹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拉緊能夠拉住的手,聯系深夜想起的每個朋友。情愫漫延開來,眼里全是藍天白云綠野花叢;心界展拓開來,腦際全是深谷鳥鳴幽遠琴音。
我曾經也一直以“心平氣和”為陋室座右銘,心平則舒展襟懷,客觀視事,氣和則內外兼修,虛納萬物。已有的令我們殘缺自補,知足常樂,未知的又放在遠方可望可盼,心境踴躍。
世界那么大,以“時空”二字概括足矣,時間在握絕不虛度,空間再大一心可存。
世界自在懷抱,在你臂彎里,在你腦海中,就是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