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獨處身 心境泰然
——讀《之江新語·追求“慎獨”的高境界》體會
廖 平/文
近日,學習拜讀了習總書記《之江新語》。在《追求“慎獨”的高境界》一文中,習總書記引用了《禮記·中庸》中“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要求領導干部要“慎獨”。
習總書記文中提到:“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往往有一定的權力,不僅要主動接受組織、制度的監督,而且還要不斷加強自律,做到臺上臺下一個樣,人前人后一個樣,尤其是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更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秉h員干部要努力做到“慎獨”,首先要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明確的政治方向,遵守鮮明的政治原則,珍惜個人的政治生命,以形成內在的“定力”。其次,要時刻反躬自省,就是要像古人講的“吾日三省吾身”,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潔身自好,存正祛邪,注重修身養德,增強防腐拒變的“免疫力”。
通常,當人處于監督的情況下,大部分人都會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不做有違道德的事情。關鍵是在無人關注時,人的言談舉止及行為如何?“慎獨”就是先賢倡導的一種自我約束的方法。
曾國藩在其《挺經》之內圣篇中寫道:“慎獨處身,心境泰然”,也就是指在一個人獨處時,要小心管理好自己的心,通過自我意識來自我檢查的行為,能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不足和缺點,如能及時改正,會最大限度上減少錯誤發生的概率。這也是間接說明了自省是“慎獨”的形式,而知錯就改是“慎獨”的目的。
人在自省時,僅僅認識自己的錯誤,心生悔意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做到知錯能改,時刻告誡自己以后不再犯,這樣才是真正了解了“慎獨”的真諦并發揮了“慎獨”的最大作用。
對于自省,慎獨,荀子有言“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君子擁有廣博的學識,并且隨時將其學識用來審視檢查自己的行為舉止,那么遇到事情時可以明智通達,而行為沒有過錯。
對于領導干部來說,“慎獨”是加強自身修養的一個重要要求,應把“慎獨”作為人生的重要信條,始終堅持。領導干部做人做事就應該“事無不可對人言”,光明磊落,心胸坦蕩。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老實話,干老實事,做老實人,不給黨和人民的事業抹黑,不做不該做的事,不伸不該伸的手,不拿不該拿的物,不說不該說的話。八小時之內之外一個樣,在家在外一個樣,對領導下屬一個樣,對黨員群眾一個樣……慎獨以存志,志高方長遠,長遠方長事。領導干部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做出黨和人民信賴的事業,唯有慎獨修身養性,慎獨處身,心境泰然。